商山四皓是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历经秦,汉两个帝国。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什么吕后很容易就做到了,这件事在汉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有着汉朝政治自身的运行逻辑。

  都知道刘邦这个人是草莽出生,年轻的时候,以游侠自居,不务正业四处游荡,性格上大大咧咧,手底下的兄弟也都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刘邦,性格上草莽气息非常严重,尤其看不起那些儒生,多次在儒生面前表现出无理的样子。

  刘邦的优点很多,能礼贤下士,善于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他的优点,尤其是在分权力的时候,那是毫不在乎,不像项羽那样把打印的角都磨平了,也舍不得给。

  打天下的这些优点,在坐稳了江山之后,并不能自动吸引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比如说商山四皓,所谓的商山四皓指的是隐居在商山的四个胡子都皓白的老者,他们都是当世的名人,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他们都不肯。

  吕雉的吕家其实非常有权势,当初吕雉嫁给刘邦,算是对刘邦这支蓝筹股的投资,吕雉能在刘邦时候掌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吕氏家族长期在刘邦集团中形成的权势。

  刘邦活着的时候,或许也预感到了吕雉的权势过大,或者是单纯的喜欢戚夫人,于是就萌发了换太子的念头,这可是大事,历来因为皇位相争,导致国家实力受损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君王的第一代到第二代之间,那出问题的可太多了。

  想换太子,最恐惧的还是吕雉,他所有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在刘邦死后,可都要仰仗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出来吕后的能力了,他去找了张良,这个大汉朝第一谋士。

  找张良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就是让长两个给他出主意,尤其是当这个主意有难度的时候,张良肯定会提供帮助的。

  第二层更重要,那就是让张良站在刘盈这一边,只要张良肯出主意,那显然张良是站队刘盈的,萧何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支持刘盈的。

  萧何常年在后方主持政务,筹备粮草,吕雉和刘盈也同样是常年呆在后方,代表刘邦,稳定军心,在长期的合作中,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况且吕雉还和萧何合谋弄死了韩信,足见两个人关系不一般。

  张良出谋划策,萧何铁杆支持,再加上樊哙,那是吕后的妹夫,就更不用说了,吕后这边赢面很大,再看看张良能出什么好主意,就更是双保险了。

  张良的主意就是请商山四皓出山,为什么刘邦请不动他们呢,主要是因为刘邦的坏名声早就被人知道了,吕雉之所以能请得动,是因为不是吕雉请的,而是吕雉代表刘盈去请的。

  刘盈从小生存的环境都是非常好的教育,为人处世当然会被这四个人喜欢,而且这也代表着大汉朝的未来,商山四皓能辅佐将来的皇上,他们肯定愿意,他们只是不喜欢刘邦,又不是讨厌汉朝。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这个本来就看不起儒生的人,为什么见了商山四皓就改变了主意了,其实不是商山四皓厉害,而是他代表了吕雉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连刘邦都做不到的事,吕雉做到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吕后势力很大,而刘邦心理也清楚,这里面肯定有朝中重臣的协助,面对羽翼已丰的刘盈和吕雉,刘邦也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说白了,换了太子,新太子没有根基,也不一定就坐得稳,更主要的是,刘盈也是刘邦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谁接班都刘邦来说,其实都差不多,所以换太子这事,对于刘邦而言,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动力,看到刘盈势力这么大,也懒得再动干戈了。

  商山四皓的背后,代表了当时的思想潮流,经过汉初的征战,人心向背,其实都要一个安定的朝廷,大家都不想再折腾了,老老实实按照嫡长子继承就行了,没必要再搞出那么多问题出来。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他的名字商隐来源就是商山四个老头隐居的意思,可见这个意向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