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也叫“鬼节”。这个节日最早的时候,是庆贺丰收祭祀先祖的日子。后来随着道教的发展,演变为“鬼节”。

  据说七月半是地府地官的生日,为了庆贺地官诞辰,在这一天阴曹地府会放出所有关押的鬼魂,让他们回到阳间的家中与亲人“团圆”。

  所以在这一天人间百姓都会给自己的先祖和已故家人烧纸钱,供奉祭品。放河灯等习俗,则是亡魂的指路明灯,让亡魂能找到回家的路。

  中元节的时候还有些忌讳,比如八字轻的人不能走夜路,因为这一天阴气大盛八字轻的人容易冲撞了。不能偷吃供品,不能踩踏纸钱,容易招记恨等等。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鬼节,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还有另一个节日。这个节日还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创,叫“牲口节”。

  朱元璋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却出身贫农家庭,很小的时候为了贴补家用就去帮地主放牛。七月十五这一天,地主突然想到养马的有那么一句话,叫“马不吃夜草不肥”。他一想马吃了夜草长肥,同样是牲口牛吃了夜草也应该长的强壮。

  这么想着地主就叫朱元璋和小伙伴们晚上继续放牛,朱元璋白天放了牛本就又累又困,晚上还要继续十分不高兴。偏偏他们悲惨的放牛,地主却在家吃香的喝辣的,朱元璋越想越想不通,一气之下就与小伙伴们商量着将牛杀了吃肉。

  偷来了刀,杀了牛吃了肉,等到吃饱喝足之后,大家却又突然害怕了。牛被他们吃了,地主要是追究起来怎么办呢?

  朱元璋后来想了个办法,叫人挖了个坑把没吃的牛尾巴放进去。然后他让人去通知地主,说牛钻到地下去了。等到地主风风火火的赶到,只见一截牛尾巴露在外面。

  地主和长工走过去拉牛尾巴,地底突然传来一声牛叫。地主吓了一跳,连忙让人拿锄头挖。可挖了半天,好大一个坑却没有牛的影子。地主最后只能自认倒霉,而朱元璋也逃过了一劫。

  这个故事传开之后,大家都说那牛有灵,知道帮助穷人家。所以在地主拉尾巴的时候叫了一声,此后七月十五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祭拜,希望它能顺利转世,于是这一天就成了“牲口节”。

  这天中国的一些地区会用白面做成牲口模样的馒头祭拜,还会将这些馒头喂给家中的牲口。有些地方则是喂精饲料,这一天让牲口不出工好好休息。

  不管朱元璋小的时候是否做过这件事,“牲口节”的出现则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体现。在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古代,牲畜为人们的生产出了大力气,所以受到中国百姓的重视。

  所以七月十五这一天不仅是中元节,同时也有“牲口节”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