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远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曾做过司隶校尉(监察官,职务同于州刺史)。父亲诸葛皀曾做过太山郡都丞(郡守的助手)。
诸葛亮兄弟三人,哥哥叫诸葛谨,弟弟叫诸葛均,另外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幼小时,母亲章氏病故,父亲娶了继母照顾孩子。诸葛亮七岁时父亲也猝然离世。从此,诸葛亮兄弟成了孤儿,全靠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
当时,正处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群雄割据,战乱不已。诸葛亮的故乡也遭到了曹操军队的血洗屠杀。
家境的清贫,加上连年的战乱,使诸葛亮兄弟受尽了深重灾难。诸葛谨离开家乡,避饥到江东,投奔孙权。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投奔扬州军阀袁术。袁术派诸葛玄担任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太守。后来袁术病死,东汉朝廷派朱皓到豫章当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到荆州投奔他的老友、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十七岁那年,诸葛玄病故于荆州。长期的流浪生活中,诸葛亮看到了民田荒芜、白骨遍野,满目疮痍的惨景。特别是叔父的丢官和去世,使他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开始观察社会,思索自己的前途,摸索自己的生活道路。
诸葛亮带着诸葛均迁居到襄阳附近的隆中隐居下来,一面耕种,一面读书。他爱读兵法和先秦法家着作,反复阅读《申子》、《韩非子》等着作,用心研究各种学派的观点和主张,他读书时,注意弄通弄懂各种学说的基本观点,联系当时的社会斗争的形势,深刻领会实质。
诸葛亮还常常高声背诵《梁公吟》,这首诗是为悼念曾为齐景公立功,但后因得罪了景婴就遭到谗言中伤而先后自杀的三勇士孙接、田开疆、古治子而作的。诸葛亮吟这首诗,流露出自己愿隐居,不愿谋官求职的情绪和愿为贤明有德的君主效劳,不肯造成政治上失足的决心。
诸葛亮经常和石广元、徐庶、孟公威、崔州平、庞统等有才华的年青人交往,切磋学问,议论国事,成了挚友。他还经常找当时颇有声望的大名士庞德公、司马微、黄承彦等请教。在接触过程中庞德公等人也了解了诸葛亮的为人、才能和抱负,认为他的学识非同凡响。庞德公称他为“卧龙”,认为他前途不可估量。
诸葛亮选妻也与众不同。他在青年时代不仅仪表堂堂,文才也很出众,乡里有很多人说媒提亲,大多都是容貌非凡的女子。但他娶妻重德才,选了一位黄头发,黑皮肤,长得丑陋,但勤劳俭朴,有才能的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诸葛亮与黄氏结婚后,夫妻相互尊重,始终如一。黄氏对诸葛亮体贴入微,治家有方,成了他的贤内助。
诸葛亮在隆中度过了十个春秋。超凡的个人才华,知己的师友和和睦的家庭,为诸葛亮后来的飞黄腾达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