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评价古人有很多的困难,因为环境的不同、人性的复杂,还有就是许多记录的不完整。

杨广历来被看做是亡国之君的一个最鲜明的例子,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看我们不难看到杨广的难处,许多的羁绊。

他有一个身份历来被为人所熟知,那就是诗人。他天赋异禀,文笔华美,从他留下的诗歌之中我们不难看到他是胸襟广阔抱负极大的君主。不说广为人知的纪辽东二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也是几乎可以吊打李唐所有的地王。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暮江平不动,春华满盛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诗中写出了时光易逝的道理,但是却没有伤感,反而有一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豁达。

杨广主政期间,中国的国力也是异常的强大。公元610年,他在洛阳盛陈百戏,让前来进贡的藩属国惊叹不已。当时在洛阳吹丝竹管弦的就有将近两万人,这样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而杨广在位时期的人口数量,等到唐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开元天宝年间才仅仅持平。

他是一个骄傲的人,但是也有骄傲的资本。在平陈的战役之时,他还没到二十岁,他统帅五十几万人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平定了陈国。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骄人的成绩,他还会把什么事情放在心上?他也不知道,这仅仅是他胜利的开始也是他人生悲剧的开始。接着他修筑长城,开凿隋唐大运河,出兵越南,破吐谷浑,破突厥,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看来如同儿戏,他仿佛像神一样无所不能。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他远征高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三次征伐高丽据说动员了一百多万人,如此的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在他第二次征伐高丽的时候,大隋大臣杨玄感就开始造反,虽然杨玄感造反失败,但是早已经告诉天下隋朝根基已动,于是天下盗贼趁势而起。

杨广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于科举制度的大肆利用。科举制度给了寒门一个能够从底层凭借自己奋斗成为人流社会人物的机会,这种做法虽然能够为朝廷选择人才,但是却给贵族的利益带来了伤害。贵族都是六朝之际士大夫的后代,等级观念强烈,他们通过世袭来确保自己出身的天然优越性,但是这种优越性在科举制度实施之后,日益的丧失。面对着权利的丧失,他们不得不开始与皇帝起冲突,杨广本身就有让别人批评的地方,人们加以利用,所以最后杨广只剩下一个昏君的骂名。

今天我们不能再以好坏简单的概括杨广,也不能把昏君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今人看历史,能知道前因后果,事情的来龙去脉,遇到一件事情用一句这都看不出来苛责古人,未免太不近人情。任何一个人放在历史的交叉路口,都有自己的判断,而杨广只不过是交叉路口千万人的一个。

他有抱负,有理想,有胸襟,但是面对着国家的覆灭只能沉沦,中原烽火四起,他退居江都一年多,再也不能激发

斗志,只有在无可奈何之中结束了生命。

大隋给他的谥号是“明”,而唐朝给他的谥号“炀”,虽然没错,但是唐朝也太小家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