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儒学的年幼时就非常的聪明,常年沉迷于圣经贤传之中,达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用来说他一点也不为过。

董仲舒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他以“三年不窥园”的精神学习知识,终成鸿儒大师。

董仲舒天资聪颖,三岁就能背诗写字。虽然他生在富贵之家,可董太公从未娇惯他,四五岁时就循规蹈矩地管教他,七岁就上学堂念书了。《春秋正义》、《公羊义疏》两书记载,将《春秋》传卜商(字子夏),卜商授予公羊高,高传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敢传与子寿。《孝经》说,子夏传与公羊氏五世,董仲舒、胡毋生同为子夏六传弟子,都是公羊寿的学生。当时广川国与齐郡中隔平原郡,公羊寿为齐郡人,小时候董仲舒就赴齐国向公羊寿学习《春秋》,学习孔子的儒学。

董仲舒在董学村接受了相当于小学和中学的教育。董仲舒在董学村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也在此自学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他读书的范围很广,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的书都读。

董仲舒受先秦时代知识分子观念的影响,满怀抱负,志在治国平天下,愿使满腹经纶化为治国安邦的韬略或国策,使天下百姓备受其智慧的恩泽。

董仲舒熟读涉及天下藏书,以酬报国之志。在他所读的书中,董仲舒认为《春秋经》是最适宜治国安邦定天下的。《春秋经》实质是一本记载鲁国历代帝王治国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的书。所以,董仲舒从小就熟研《春秋经》,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董仲舒少年时酷爱学习,成绩之优秀在董故庄一带是出了名的。他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冥思苦索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高招,在宅后修筑一个小花园,这样可以让孩子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后花园

是怎么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宅基地不小,花园可盖得大一些。头一年盖,园里绿草如茵、花香鸟语、蜂飞蝶舞。他姐姐次邀他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习孔子的《春秋》,背诵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里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小孩都去

假山上玩。小朋友们叫他,他连动也不动。他低着头,用笔刀在竹简上刻写文章,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邻村的百姓纷纷携儿带女前来观看。父母叫他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未理睬。八月十五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晚上董仲舒全家人都在吃月饼赏月,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董仲舒的踪影。他母亲急忙派人去找,到书房一看没有,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到董学村去找先生公羊寿研究诗文去了。

史记“三年不窥园”的典故即由此而来。也有“三年不窥园”的其他说法。有的说,董仲舒举家南迁到长安,因为他从小研究儒学,精通《春秋》。当时提倡儒学,下了一道令,即不懂儒学的人不能当官。

在后来董仲舒讲学的时候,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其余弟子皆按受业的先后和深浅,在门下转相传授。因此有的学生慕名而来,师从一场,连见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没实现。可见其声誉之高,气派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