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权力的支持下,海盗郑芝龙迅速成长为世界海盗界的巨无霸,成为继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200年后,首位协助官方力量为中华民族重新夺回海洋发言权的中国人。由此,已与大海隔绝太久的黄土中国,终于迎来了一丝蓝色的希望。

1.入伙下海,郑成功之父投奔大海盗

郑芝龙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作为17世纪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少数中国人之一,他的小名一官,频繁地出现在欧洲文献中。

郑芝龙年少时为人豪放,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以勇力闻名乡里。而且,他还是个帅哥,清人张遴白在《难游录》中说他少年姣好。

17岁左右,郑芝龙离开泉州,到澳门投奔舅舅黄程学习经商,经常往来于澳门、日本、吕宋(今菲律宾)等地。这段时间里,郑芝龙不仅见了世面,而且学会了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语言。那时,他除了学习经商之外,还兼职做翻译,以赚钱糊口。

不久,黄程有一批货需要搭乘大海商李旦的船,送到日本平户,他便派郑芝龙押送,这令郑芝龙有幸结识了李旦(李旦也是泉州人,是当时著名的海商,由于他拥有自己的武装船队,因此也被明朝政府称为海盗)。很快,郑芝龙就加入了李旦的海商集团。

在日本,年轻的郑芝龙结识了一位当地女子田川氏,并结了婚。1624年,田川氏为郑芝龙生下一子,取名福松,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2.海盗施仁政,令人心思归

1622年7月11日,荷兰海军军官雷尔生率领荷兰舰队,占据了不设防的澎湖群岛,干脆当起了穿制服的海盗,在附近各岛上烧杀掳掠。荷兰人此举令在这一地区有着巨大商业利益的李旦损失惨重。此后,李旦开始了穿梭外交──在明政府和荷兰人之间进行斡旋,而年轻的郑芝龙便以助手兼翻译的身份参与了这些谈判,并逐渐成长为海商集团内部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1625年,李旦和颜思齐(李旦的重要助手)相继去世。李旦去世后,其在日本的经营由其子李国助等人继承,而郑芝龙以绝对优势成了颜思齐的接班人。

此后,郑芝龙便开始大举拓展。1626年3月,福建在遭受了上一年的旱灾之后,又遭到暴雨洪灾,乡村草根树皮食尽,而揭竿为盗者,十室而五,不胜诘(指追究责任)也。郑芝龙竖旗招兵,饥民及游手悉往投之,旬日间,众至数千。所到地方,但令报水(勒令富民助饷),而未尝杀人。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郑芝龙的这种假仁假义,在官方看来,完全有别于别的海盗,其行事更为可虑耳!

其间,郑芝龙在与官军的作战中不断取胜。1627年10月,双方在将军澳(香港的一个海湾)大战,官军大败,郑芝龙再度挺进中左所(今厦门)。经此一役,郑芝龙获得了陆上基地──厦门,由此奠定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此后,他在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建立了大本营,将小小的安平建设成了东亚地区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

当时,荷兰派驻台湾总督德韦特在致东印度公司总部的报告中说:中国海贼日益壮大,他们已壮大到拥有400艘戎克船和六七万之徒众,此头领称作‘一官’(即郑芝龙),转瞬间获得如此迅速的成长,连中国官方都不知该如何将海盗自海岸线加以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