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
大禹,约生于公元前2297 年6 月6 日,卒于公元前2198 年8 月,享年100 岁。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姓姒,名文命。大禹的父亲叫鲧。
在中国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百姓无处居住,无以为生,还常常受到禽兽的侵袭,国王非常焦急,召集各部落首领商量,决定派鲧去治理洪水。
鲧接受了命令,面对肆虐的洪水,冥思苦想。他认为只要在村子周围建上高堤,就可以挡住洪水了。可是,上哪找这么多土石来修大堤呢?这时,从水里爬出一只灵龟,它告诉鲧:“天庭有一种叫’息壤’的宝物,只要你能拿到息壤,往大地上一投,息壤马上就会生长起来,堆成堤,积成山。”鲧非常高兴,他告别了灵龟,就向遥远的西方走去。
鲧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西方的昆仑山,见到了天帝,他乞求天帝将息壤赐给他,治理洪水,拯救百姓,但是天帝拒绝了他的请求。鲧心里挂念着在洪水中痛苦生活的百姓,于是他乘天庭守卫疏忽,偷走了息壤。鲧回到了东方,忙将息壤往水里一撒,果然,息壤立刻迅速生长,洪水涨一米,息壤就长一米,洪水涨十米,息壤就长十米,很快洪水就被阻隔在大堤之外。人们脱离了洪水的包围,高兴地又叫又跳,并开始耕种生产。
天帝知道了鲧偷走息壤的事,立刻派天兵天将下凡,收回了息壤。息壤一撤,洪水立即反扑而来,冲垮了堤坝,毁坏田园,淹死了好多百姓。国王大怒,将鲧囚禁在羽山,三年后,又将鲧处死。
后来,禹长大了,他看到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又看到父亲没治好洪水而被处死非常伤心他每天向天祷告,要治好洪水。天帝受他感动教他呼叫神仙帮忙的办法,跟他说:「凡是鬼怪蛇龙挡住你,可以先用火烧,再来用各种武器攻打。还不行就请天上神仙帮忙。」并且派遣应龙下凡帮忙。应龙,是有翅膀的龙,用尾巴画在地上,不管怎样的岩石泥砂,地面立刻打开让水通过。
大禹疏导黄河时,为了防止河水倒流,大禹请应龙把龙门山劈成两半让水流过,于是就有了龙门,“鲤鱼跃龙门”说的就是这里。
巫山神女相助
大禹治水来到巫山,这巫山绵延八百里,岩石坚硬异常,狂风骤起,刮得天昏地暗,山崖震动,凿山的民工有许多丧命于狂风骇浪之中,几个月来,无法凿开那坚硬似铁的岩石,大禹甚为发愁。
西王母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心地善良,喜欢游玩。有一天,大禹请求瑶姬帮忙。瑶姬既怜遭受洪水灾害的人们,又敬佩大禹为民治水的精神,慨然答应。她告诉大禹:要打通巫山,须用火烧。又派出神将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去帮助大禹治水。
大禹非常感激瑶姬的指点,率众百姓在巫山两头放起火来,瑶姬和神将也施展本领,或用电轰,或用雷霹。施工的人们很快打通了巫山八百里,让洪水从巴蜀境内流出来,直向大海奔去。
治理后的巫山成为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瑶姬也因在打通三峡时耗尽了神力,回不到天上,只能留在人间。她天天站在高崖上凝神眺望,看到三峡风险浪急,许多行船在风浪中沉没,她就派遣了几千只水鸟,轮番在峡谷中飞行,担任行船的导航,引导人们安全地从峡谷中通过。
瑶姬长久地站在高崖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渐渐地化为巫山的一座山峰,后人称之为“神女峰”。而陪伴她的侍女们,也化成大大小小的峰峦,永远陪伴着瑶姬,这就是巫山十二峰。
大禹为治水穿山越岭,一直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大禹爱上的一位涂山姑娘一直等待着他,终于等到大禹来迎娶,但婚后才四天,大禹又去治水了。《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禹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不入门”。在民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妇孺皆知的故事。
传说为了治水,大禹身先士卒,常年跋涉于沼泽地带,劳累和浸泡使大腿无肉,小腿无毛,弯腰驼背,以至后人将弯腰驼背的走法称为“禹步”。
问鼎中原
大禹当了天子。九州的地方官送来许多铜,禹就叫工匠铸成九只宝鼎。鼎上刻绘着各种毒虫害兽和妖魔鬼怪的图像,使人预先对这些东西有所提防。人民感念禹的恩德,就叫宝鼎为“禹鼎”,以后又把禹鼎作为辨认奸邪的代名词。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九州乃豫州、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
左传宣公三年:
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西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的严词斥责,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
后来便把问鼎中原用来比喻一个人有篡夺权位的野心。
让人敬重的“禅让”
由于大禹仁爱宽厚,以百姓疾苦为先,深受人们的爱戴。舜也十分信任大禹,便封他于夏地,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大禹州市。大禹成为“夏禹国”的国君。
大禹为人有功不居、仁厚可靠,虽然只是一个国君,却很受舜的信任,每有要事都要请他去商量。舜没有把帝王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于公元前2208年禅让给贤能的大禹。开明、仁德的“禅让”令现代人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