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崔圆(705年-768年),字有裕,贝州武城(今邢台清河,唐时武城县城遗址在今清河县西北)人,唐朝宰相,北魏左仆射崔亮八世孙。

  崔圆出身于清河崔氏青州房 ,早年历任执戟、会昌县丞、司勋员外郎、蜀郡司马、蜀郡长史。安史之乱时以迎接玄宗之功拜相,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剑南节度使,玄宗退位后奉玄宗之命与房琯、韦见素赴灵武辅佐唐肃宗。

  长安收复后,崔圆升任中书令,进封赵国公,后罢为太子少师、东都留守。此后历任济王傅、怀州刺史、汾州刺史、淮南节度使、尚书右仆射、左仆射等职。

  大历三年(768年),崔圆病逝,终年64岁。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圆自幼孤贫,但却志向宏伟,爱读兵书。开元年间,唐玄宗下诏访求遗才。崔圆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被授为执戟。他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

  累职拜相

  天宝四年(745年),萧炅担任京兆尹。崔圆得到萧炅的引荐,被任命为会昌县丞,后累迁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一年(752年),宰相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崔圆被授为尚书郎,出任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马,代理剑南节度留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命颍王李璬遥领剑南节度使,任命崔圆为副使。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出奔蜀地,任命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到达河池郡后,玄宗又任命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旧兼任剑南节度使。同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并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崔圆与宰相房琯、韦见素一同前去辅佐肃宗。

  罢为外任

  至德二年(757年),崔圆到达彭原郡(治今甘肃宁县),面见唐肃宗。同年十月,唐军收复两京,唐肃宗返回长安。崔圆升任中书令,进封赵国公。

  乾元元年(758年),崔圆罢相,改任太子少师,并充任东都留守。乾元二年(759年),唐军在相州战败,溃卒经过洛阳,大肆剽掠。崔圆弃城不守,南奔襄阳。唐肃宗大怒,削去崔圆官爵,后又起复他为济王傅。

  后来,崔圆得到李光弼的举荐,出任怀州刺史,加太子詹事,又改任汾州刺史。上元二年(761年),唐肃宗任命崔圆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出镇扬州。

  晚年生活

  大历元年(766年),崔圆回京,被授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后又改检校左仆射,并主持尚书省事务。

  大历三年(768年),崔圆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唐代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主要成就

  安史之乱时,崔圆正任剑南节度副使。他探知杨国忠的心意,知道玄宗可能会入蜀避乱,便提前在西川整修军备,建造宫舍,储存什具,准备好一切迎驾事宜。玄宗到达河池后,接到崔圆的奏表,得知他早已在西川做好准备,感动的道:“世乱识忠臣。”当日便拜他为宰相。

  人物评价

  刘昫:圆守文之士,非御侮之才。

  宋祁:孔子称才难。然人之才有限,不得皆善。观圆之锐,而失守出奔;晋卿雅厚,而少风采臧否;冕明强,嗜利不知大体;諲辅政,功名不及治郡。然各以所长显于时。故圣人使人也器之,不穷所不能而后为治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