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剧《大明风华》,大概率会被里面的抠门的太子太子妃两夫妇给吸粉了。咱们“心宽体胖”的太子朱高炽,在历史上便是一位推行民贵君轻爱民忧民的好皇上,在剧里也稍有反映。与自个2个争武好战的弟弟不一样,朱高炽自己并不尊崇武力,只是恨不能把财政里的钱都给拿来赈济灾民。但每每老二老三说要打仗的时,太子便会在旁边喊着没有钱,那麼,明初的钱都到哪去了呢?

历史上,明初军屯的崩坏,仿佛让我们一种觉得,那便是明初就是太穷的一个时期。可是在明初的时候,军屯规章制度并沒有奔溃,据《明实录》记述中有关地方税粮数(民田)和屯田子粒数(卫所屯田)的记述,永乐年间阶段,卫所屯田总数处于历史时间巅峰。

在永乐元年之后直至永乐十七年,屯田子粒数都会两千万石到八百万石中间,虽然保持有降低的发展趋势,但此时明军出战,是沒有多少负担的。因此 在永乐到宣德年间,明军还能屡次出境严厉打击蒙古族,只不过宣德之后卫所制度奔溃,接踵而来经费开支增加,明军才迫不得已变为守势。

所以说,太子每天在朝堂前喊没有钱,从具体情况看来,是有点儿言过其实的。但是,这应当也是太子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就例如老二监国的时想从太子这里拿一万两银两,太子就好歹不愿意立即拿出来,非得去大街上“自取其辱”地卖家俱,给别人看命赚钱。太子这个人,真的是把“财不外露”这条为人处事标准应用到了完美。

二来,这大约也是太子抵抗武力的一种主要表现,国家战事也许难以避免,但年年的争霸太耗损国家资金人力资源,就例如具备“明朝杜甫”之称的于谦,就曾用一首《荒村》:“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当众训斥明成祖“穷兵黩武”。所以说,太子的心态,也意味着了朝廷里边保守势力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