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处于汉朝、晋朝之间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自然为武将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对于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武将这一群体。在武将立下战功之后,各个诸侯需要对其加官进爵,以此达到激烈的效果。其中,就进爵来说,指的是爵位上的提升,比如由关内侯进封为亭侯、乡侯、县侯等。至于加官,自然是官职上的提升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太尉、大司马成为三个最顶级的武将官职了,也即达到这三个官职的武将,几乎都是位极人臣了。比如蜀汉大司马蒋琬,曹魏曹魏司马懿,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等。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大司马、太尉,究竟哪个官职更大?也即这三个官职的地位和实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一
首先,在汉末三国时期,从官职地位上来看,大司马在大将军之上,大将军则在太尉之上,也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尉。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秦汉的最高武职。在秦朝时期,太尉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在古代封建王朝下,三公通常指地位最显赫的三个官职。不过,在秦朝时期,因太尉权势过重,也即执掌天下兵马,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对于太尉来说,依然执掌兵马。
不过,在汉朝时期,太尉不能直接调动兵马,例如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皇帝的命令才进入北军营地并取得指挥权。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太尉依然位列三公,可是,太尉逐渐变成一个虚职,也即地位显赫,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比如在曹魏历史上,蒋济、司马懿、贾诩、高柔、满宠等老臣曾担任太尉一职。相对于他们之前的官职,太尉更偏向于一个荣誉官职。
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蜀汉并没有设立太尉一职,至于东吴,太尉也不是一个常设的官职。进一步来说,就蜀汉和东吴来说,三公往往废置无常,并不如曹魏比较固定。相对于太尉,大将军不仅掌握实权,而且是魏蜀吴三国都常设的官职。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也即大将军一开始是低于太尉的,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
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基本上是位列三公之上的。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不过,这是比较例外的情况,也即在曹魏的大部分时期,大将军的地位都是高于太尉的。
三
由此,在三国时期,魏国大司马、大将军均为上公,第一品。这里面的上公,是相对于三公的,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比如司马懿曾担任太傅一职,这就属于上公,地位上高于司马懿之前担任的太尉。对于曹魏来说,大将军和大司马都属于上公,因此地位自然在三公之中的太尉之上。在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比如曹魏大臣陈群曾任司空,王朗曾任司徒。对于大司马和大将军来说,虽然都属于上公,不过,在排名上,一般是大司马高于大将军。
举例来说,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对于曹仁来说,先担任大将军,后升迁为大司马,这说明在魏国,大司马是在大将军之上了,也即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
四
最后,蜀汉的大司马也位在大将军之上,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对于蒋琬来说,先担任大将军,后升迁为大司马。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孙权建立的东吴,大司马同样位在大将军之上。不过,东吴的情况相对特殊。一方面,除了大司马,东吴还设立了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这类似于左丞相和右丞相之间的关系。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大司马因为权势过大,很可能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所以东吴将其分为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以此达到互相制衡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东吴,除了大将军,还有上大将军,顾名思义,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比如陆逊这位名将,就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因此,在东吴,顶级的武将官职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左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在实际的权力上,太尉在汉末三国时期已经偏向于一个虚职,或者说是荣誉官职,没有什么实权,至于大司马和大将军,都拥有调兵遣将的实权,在魏蜀吴三国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因此,在魏蜀吴三国,大将军和大司马的担任者,必须深受君主的信任,比如曹魏历史上,大将军和大司马一开始以曹操的宗室为主,比如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等,而在蜀汉,则是以诸葛亮一手提拔的心腹为主,比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曾担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一职。而就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因为早在公元220年就去世了,没能等到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所以无缘蜀汉大将军或者大司马的位置。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