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不要贪心。是腊八之后的一年。”腊八节的到来,也意味着年关将至,大家期待的欢乐的一年即将到来。

腊八节,顾名思义,就是腊月初八。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在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我们的习俗。

那么这个习俗到底起源于哪里呢?

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又叫“佛祖粥”。事实上,喝腊八粥的习俗最初来自佛教。

因为相传腊月初八恰好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为了纪念他的苦难,佛陀的信徒们在这一天吃混合粥作为纪念。这种混合粥由谷米、水果和其他配料制成,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腊八粥”的起源。

于是,“腊月初八,我们吃什锦粥”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这种说法最早流传于古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原,这种习俗也随之迁移。随着佛教的繁荣,四面八方的佛寺被广泛修建。每年腊月初八,各寺庙都会用谷米等配料做成粥,或自己食用,或随缘分发,送给前来拜佛的信众。

南宋吴在《梦》中记载:“本月初八,庙号腊八。大沙等寺庙有五味粥,叫腊八粥。”

几乎是寺庙送粥的盛况。“高唐会吃千人,敲锣打鼓喂。”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游灵隐寺,得诗,重用前韵》中记载的。可见,灵隐寺作为寺庙的“龙头”,在宋代就已经过起了“腊八节”。

同样,在宋代,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也在民间流传。

除了常见的寺庙供奉粥以外,腊八粥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会熬粥,这也象征着新的一年来临,去除寒冷,等待好年景。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粥不仅在腊八这一天煮着喝,腊月二十五还有“人口粥”,可以用来祭拜食神,躲避瘟疫。因此,“腊八节”形成于宋代是很自然的。

此外,人们热衷于庆祝“腊八节”,离不开对新年的期待。在古代,腊月被视为一年的开始。正如司马迁《史记》记载:“腊明日为阳,故称元年”。因为古人讲究阴阳调和,有些“腊明日”是触发阳气的时间,所以称之为一年之始。

除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节”还随着岁月的变迁被赋予了多元化的含义。比如腊八节也是“慈善日”的象征。

【/h/】据《天津府志》记载的“赈济贫民”,以及清代乾隆年间《延庆县志》记载的“僧人作粥济贫,其他地方也是如此”,都与宋代最早的寺庙施粥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使是底层饥寒交迫的穷人,在腊八这一天也能有免费的粥喝,迎接新年。

当然,除了以上来源,“腊八粥”和“腊八节”还被赋予了多重传说和文化色彩。不管起源如何,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已经成为刻在我们记忆中的文化特色。

现在每到腊八节,很多工作单位也会给员工发一袋腊八粥,可以自己在家煮着吃。它充满了无数的温暖和友谊。

寒冷的冬天,一份热腾腾的腊八粥,带来的不仅仅是节日的欢乐,还有生活的温暖和热情,还有烟火。

作者:月落星沉在我们的队伍里

,

8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