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初中的学生十四五岁,说懂事又不懂事,说不懂事还懂点事,自制力差,调皮捣蛋,爱给老师起外号,“茂源哥”就是学生给教导处的教导员杨茂源老师起的外号。

那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1953年我考上了太原第一中学读初中,一中是刚刚成立的新学校,那年招初一新生有十几个班,而且绝大部分都住校,吃饭在大灶,睡觉是大通铺,十几个人住在一起。早上要上早自习,午饭后要睡午觉,下午两节课后是课外活动,晚饭后要上晚自习。一整天的作息全靠传达室的校工——老辛师傅手摇铜铃指挥,再有就是体育老师和杨茂源老师的哨子了。

学校规定,下了晚自习学生各自洗漱,晚上9点50熄灯睡觉。初一学生不听话,熄灯后还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杨茂源老师来检查了,他听见哪个屋子有说话声,就吹一声哨子,敲几下窗户,厉声批评:“谁在说话?赶快睡觉!”学生们闭起嘴,缩着脑袋,悄悄地听着杨老师的脚步远去了,又开始说笑起来。突然,一声哨音,几下窗响:“怎么又说话?哪个班的?是谁?”里面的人赶紧用被子蒙住头,小声嘀咕:“坏了!茂源哥返回来了!”悄悄钻在被窝里,于是再也没人敢说话了,安安静静睡着了。

学生上课间操,杨老师在操场上边转边看,看谁做操不认真;课外活动,杨老师也要四处查看,是否有人吵嘴打架。学生们老远看见杨老师来了,就赶紧传告:“茂源哥来了!”学生对教导员杨老师又敬又怕,尽管他没有给我们上过一节课。我在太原一中读了三年书,不知道教导主任姓甚名谁,连他长什么样也想不起来,但是对教导员杨茂源老师却印象深刻:杨老师一脸严肃,体型偏瘦,说话是盂县口音,1954年被评为我们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

一天中午,我们宿舍的女同学不睡觉,趴在被窝里偷着打扑克,居然连老辛摇起床铃、上课铃都没听见,一下午两节课都没上,这下闯大祸了!班主任把我们宿舍的同学狠狠批评了一顿。事后我们好后悔,要是杨老师也检查午睡该有多好!我们就不至于一中午打扑克,误了睡觉又误上课。

1956年我初中毕业,离开了太原一中,到太原六中读高中。六中的教导员是谁,我一点印象也没有,跟别的同学聊天,对他们学校的教导员也毫无印象。我才意识到,像杨茂源老师这样的教导员,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多么普通,只要你全心全意投入去做,就可以做出不平常的业绩。我庆幸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遇到杨茂源老师,他是学生做人的标杆,是学生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