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朋友出去吃饭,我习惯性地啃起骨头来,大庭广众的,确实不太雅观。朋友似乎看不下去了,调侃说:”你的牙真好!”我把骨头咬得咯咯响,说:”我爸的牙才好呢,这是我家的遗传。”

我的老家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吃不饱肚子,吃肉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除非到了腊月杀年猪的时候。杀年猪后,家里至少有一个月时间是每天有肉上桌的,对我们一家人来说,那是一年中最为幸福的时刻。

然而,父亲似乎不太爱吃肉。每次上桌,父亲会先给奶奶、母亲和我各夹一块肉,然后自己夹起一块骨头来,说:”我最爱咬骨头了,你们多吃肉,骨头就交给我吧。”说着就”咯咯”地啃起来,还时不时地喝一口酒,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多数情况下,父亲能把骨头啃得连渣都不剩,惹得家里的小黄狗馋不可耐,也只能直勾勾地看着。

有好几次,我也夹了一块骨头来,放到嘴里,无论如何也啃不动,就想着扔了喂狗。父亲见状,赶紧叫住我说:”骨头给我吧。”他拿过我手里的骨头,放到嘴里,只听得几声脆响,骨头就被咬得稀烂了。看着父亲一脸得意的样子,我暗暗佩服:父亲的牙真好!当然,对于一些大块的骨头,父亲也是无能为力的,只好扔给小狗,结果狗也咬不动。最后,母亲找来一个铁榔头,把骨头敲碎了,狗才吃下去的。

后来,我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家里除了养猪之外,还养了一二十只鸡,逢年过节时,母亲会杀一只给我们解馋。饭桌上,奶奶、母亲和我还是吃肉,父亲还是啃骨头。通常一只鸡吃完了,桌上连一根骨头都不剩。对此,父亲引以为傲。

那时候,我还不理解父亲坚持啃骨头的用意,只觉得,有人吃肉,有人啃骨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浪费,这是多么奇妙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中,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直到上了中学,我才明白过来,没有谁天生爱啃骨头。父亲之所以啃骨头,无非是想让我们多吃些肉。一个家里,总有一个主动啃骨头的人。对长辈,这是孝敬;对子女,这是呵护;对家庭,这是责任和担当。我觉得,啃骨头的父亲是伟大的。

后来,我踏入社会,结婚生子,而父亲已经咬不动骨头了。一家人吃饭时,我就学着父亲当年的样子,先给父母和我的孩子夹几块好肉,然后给自己夹一块骨头,说:”你们多吃肉吧,我牙好,咬得动骨头。”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再需要为没肉吃而发愁,而且开始注重健康饮食,讲求营养均衡,爱啃骨头的人已经不多。但对我来说,时不时地啃几块骨头,既是回味过去的艰苦岁月,也是提醒自己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