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夏朝的鲧就是其中一位。

  鲧[gǔn] ,又作鮌、骨系(合字),字熙。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 。鲧是大禹的父亲,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治理洪水长达九年,劳苦功高。有了资本的鲧与尧之子丹朱、舜开始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失败后被尧流放至羽山(今江苏东海县北面);鲧死后葬于羽山。

  先说一下鲧定都崇(位于今洛阳嵩)的事情,崇就是现在的王城岗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东侧的土岗上,当地群众称“望城岗”。这个地方位于河洛文化圈的范围内,今天专门介绍一下。王城岗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位于颍河上游的登封王城岗遗址。197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最早发现证实王城岗古堡为东西并列两座。东城只剩下南墙西段,残长约30米,西墙南段残长约65米。西城垣略呈正方形,周长约400米。西城的东墙也就是东城的西墙,南墙长约82.4米,西墙长约92米,北墙东段因水冲损,残长约29米,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随着考古的发掘,又发现了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大城城墙外有壕沟,专家确认大城是在小城废毁后建成的。大城是大禹的都城,小城是鲧的都城。确认年 代为公元前2469年~公元前1543年。

  鲧,是在黄河南岸中岳嵩山中有崇氏部落首领,这里是黄河最后一处高山。鲧时期在中国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洪水淹没了洛阳的大部分盆地,洛阳盆地一片汪洋。生活在平原、河边低处的先民们不得不迁徙到高台高地上,非常不方便。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可以证实这个事情,喇家遗址是大洪水后的灾难遗迹。鲧有雄厚的身家背景。

  五帝时期,号称万国林立,但那时候的国,就如现在的小村子一样。在这些方国中,先夏族、先商族、先周族,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鲧是先夏族首领。先夏族活动于崇山,也就是现在中岳嵩山一带,人们称作有崇氏,因鲧、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加封为夏伯,有崇氏因此改称为夏后氏。鲧是黄帝的后裔,颛顼的直系子孙,这些光环,使鲧拥有了一个百里大国。修己是鲧的老婆,大禹的母亲,崇拜星星,以昴宿为图腾。有背景,有势力,懂点天文这在现在也是个厉害的角色。

  由于洪水的泛滥,地上的人们生活极为艰难,连当时的帝尧也没有办法。鲧被四岳推选领导治水,帝尧就顺水推舟的任命鲧去做了治水的头把交椅。鲧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鲧创造性的制作了竹笼和木笼,将土块、石块装进去投入水中,达到了将河水分流的目的,但这样有个问题,时间久了容易被洪水冲散,鲧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鲧创造性的用铜钉、铜铆加固,但铜属于战略物资。这时,帝尧不乐意了,认为鲧存储当时的贵重金属要造反。鲧治水九年,取得了卓越成绩,因此,被尧帝加封为有崇伯,可以世袭罔替。鲧想与尧帝争帝。尧帝嗅到了危险,就先下手为强流放了鲧。任命大禹继续治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